近年來,山東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拓展數字技術與各行業融合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催生數字融合下的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優化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大數據產業正在成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01產業發展,基建先行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熱潮,數字城市建設走向深入,我國大數據產業迎來發展井噴期。環顧國內,各地利用大數據產業高滲透性和高融合性特點,充分發揮“賦能存量、催生增量”作用,以大數據產業帶動其他產業整體提升,促進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
伴隨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城市建設熱潮,各地與大數據相關的基礎建設加速落地,大數據產業持續增長。
02數據登記,讓“數字交易”更清晰
隨著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引發了數據的迅速增長,數據成為城市發展的戰略資源。“十四五”時期,山東不斷建設新時代制造強省、數字強省,緊抓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機遇,推動產業經濟數字化轉型。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載體的支撐,為發展大數據產業,山東累計建設5G基站超10萬個,實現省內16市主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建成標準機架數量超20萬個,集約化、綠色化水平處于我國前列;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青島海洋超算中心運算速度位于國際先進水平;建成濟南浪潮、大陸機電、威海移動等7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2019年10月,省大數據局、省國資委報經省政府批準,由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等5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山東數據交易公司。作為數據登記的先行者,山東數據交易有限公司搭建山東省數據交易平臺,在全國首推數據登記工作。
數據登記作為開展數據交易的前提和保障,山東數據交易平臺首先通過關鍵詞字段化對數據進行科學描述,完成數據畫像;其次通過數據的分層分類分級管理,對數據進行標簽化賦能,便于數據的流通、開發與應用;最后通過給予數據身份,即通過權威機構發證,讓數據的所有者、管理者、開發者獲得公信力背書,獲得法律保障。
除此之外,山東數據交易平臺不斷開拓市場,吸引各大運營商及數據企業入駐;通過數創沙龍、數據供需對接、數據企業走訪等措施,加強平臺推介;創新思路,拓展實踐渠道,搭建地市數據登記分平臺,現已與煙臺、德州、東營等地達成共識落地分平臺,培育數據創新生態,整合數據資源,擴大數據開放共享,協同探索數據先登記再交易模式。目前,該平臺已上線登記160余項數據產品,總訪問量達10萬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