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以煤為主的能源企業轉型從哪里入手?近日,記者走進山東能源集團一探究竟!“風”“光”“智能”“低碳”等一組關鍵詞,解開了該集團綠色轉型、蓄滿動能的奧秘。
逐光前行踏浪攬風
日前,山東能源集團新能源公司技術人員格外繁忙,爭分奪秒對東華重工、山東物商等14家權屬企業自有屋頂分布式光伏進行維檢,核算單日并網發電情況。
“聚焦打造‘零碳’工業園區,山東能源自有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利用面積106萬平方米,裝機總容量10.5萬千瓦,年均發電量高達1.12億千瓦時,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可有效降低企業內部用電成本1200萬元以上;年替代標煤3.3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74萬噸。”山東能源集團負責人介紹,新能源產業作為轉型突破主攻方向,集團注資60億元成立新能源公司,被確定為省級新能源投資平臺,實現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開發等“零突破”,開啟了企業可再生能源發展新紀元。
一邊追光、一邊踏浪;逐夢深藍、向海攬風。在距離海岸20公里的渤海海域,由山東能源集團開發的裝機容量50萬千瓦渤中海上風電A場址工程項目順利獲得核準,這是山東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項目從啟動前期工作到獲得核準,僅用時99天,創下國內海上風電核準最快紀錄。目前,項目完成海底巖層取樣30余處,北方地區單體規模最大海上升壓站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底全容量并網。建成投產后,年發電量17億千瓦時,替代標煤5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2.6萬噸。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聚焦海上風電與陸上光伏、新型儲能一體建設開發,項目創新海上風電、港口用電、海上采油平臺用電結合新模式,推進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海上光伏、海水制氫等深度融合,實現海陸“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
數字賦能智慧礦山
“工作面一切準備就緒,即將一鍵啟動,請現場工作人員注意!”在蔣莊煤礦集控中心,操作員用鼠標輕點啟動菜單,語音提示系統隨即響起,屏幕上隨即顯示飛速旋轉煤機,各類參數實時傳輸,設備運轉穩定有序。這是該礦1007智能綜采工作面“一鍵啟動”縮影。
推動煤礦生產方式根本變革,減人提效保安全,是煤炭企業高質量發展繞不開的“必答題”。山東能源集團以智能化建設為突破口,堅定不移走“科技興安、少人則安、無人則安”道路,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基建與煤炭工業深度融合,引領煤炭行業第四次技術革命。截至目前,集團建成投運的133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4個5G+智能礦山應用場景全部運行平穩。
未來,山東能源集團堅持把創新發展擺在核心地位,以新理念、新機制、新模式賦能企業向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結構加速轉變,全力以赴打造安全、綠色、智能、高效四型礦井。
低碳發展清潔化工
在魯南化工廠區內,記者看到己內酰胺產業鏈配套節能減碳一體化工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項目集擴能、提質、降耗、減碳于一體,自主研發全國首套技術工藝——多噴嘴對置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從根本上減少二氧化碳外排,實現低階煤提級利用,對加速煤炭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示范和帶動作用。
3月2日,魯南化工醋酸、丁醇、乙酯、聚甲醛產品入選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從產品到品牌的飛躍,實現傳統煤化工向高端化工和新材料領域轉型布局,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清潔低碳發展。”魯南化工負責人介紹,錨定“大型化、高端化、園區化、終端化”清潔化工,公司加強煤炭轉化與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等耦合利用,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動煤化工產品清潔化、高效率轉化,實現由燃料向原料、由排碳向固碳轉變,適應“雙碳目標”“能耗雙控”和“雙循環”新常態。
2021年6月,魯南化工入選山東制造業產業鏈及“鏈主”企業名單。目前,其主要產品醋酸年產能已超100萬噸,居全國第三,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份并出口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