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基礎軟硬件與工業軟件是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撐。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并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技術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但是,國內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和工業軟件等重要領域目前依然以國外科技巨頭壟斷為主,對國家安全形成了較大的潛在風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對中國眾多科技巨頭進行制裁,嚴重影響了相關企業的技術迭代和供應鏈體系,也對中國整體的產業升級形成干擾,而俄烏沖突發生后,國外科技巨頭更是對俄羅斯進行“極限制裁”。在數字技術與應用的關鍵領域,應以政策支持使相關產業獲得自主化能力的建設,從而更好保障國家安全。
基礎軟硬件生態體系建立,生態和性能不斷強化。近年來,在政策的支持與鼓勵下,國內的IT基礎軟硬件廠商基于技術授權和開源技術基礎上積極自主研發,已經在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核心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芯片方面,以海光、鯤鵬、飛騰為代表的廠商,目前在售產品與海外廠商相比仍有差距但并不顯著,能夠滿足黨政辦公及各行業一般業務系統需求,操作系統和數據也在開源技術的基礎上持續不斷迭代并。隨著廠商產品技術的進步以及黨政、行業信創的推進,IT基礎軟硬件領域的生態正在不斷成熟,IT基礎軟硬件正由“可用”到“好用”升級。
工業軟件已實現一定程度國產替代,龍頭公司加強研發補足短板。工業軟件覆蓋工業產品全生命周期,對于現代化工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從典型工業軟件產品來看,國內CAD在二維產品上與海外一梯隊廠商差距不大,但是在3D產品上仍有較大差距,近年來正積極在進行追趕;EDA產品的行業壁壘較高,新思科技等國外三巨頭已經形成了全工具鏈、全流程的覆蓋,并通過與代工廠的緊密合作形成“強者恒強”,國內廠商則多數仍處于“點工具”突破階段,而在華為被制裁之后,EDA作為“卡脖子”環節之一,國產化進程也所有加速;工業控制則是中國在工業軟件領域相對最強的方向,頭部公司已經是國內份額第一,并逐步開拓國際市場。
行業信創和東數西算推動國產基礎軟硬件與生態走向完善。政務信創在19-21年得到順利推廣,為國產基礎軟硬件產業提供了規;、體系化的的推廣和實踐經驗,此外,行業信創也在過去幾年間開始啟動有望在“十四五”期間貫徹推進,在信創推進的過程中,國產芯片和重要基礎軟件也經歷了升級迭代和產品打磨,國產生態因此不斷完善。而從今年開始,國家啟動“東數西算”重大工程,也是從國家基礎設施地理分布與國產化軟硬件生態建設兩個角度,保障國家的數據和信息安全。
投資建議與投資標的
基礎軟硬件:服務器領域建議關注信創服務器龍頭中科曙光(603019,買入),國產x86算力生態引領者海光信息(A21476,未評級),服務器ARM芯片領先企業飛騰信息(未上市,重大關聯上市公司中國長城(000066,未評級));數據庫領域建議關注國產數據庫生態核心建設者達夢(未上市,重大關聯上市公司中國軟件(600536,未評級))、人大金倉(未上市,重大關聯上市公司太極股份(002368,未評級));國產操作系統領域建議關注國產操作系統核心企業麒麟軟件(未上市,重大關聯上市公司中國軟件(600536,未評級))、統信軟件(未上市,重大關聯上市公司誠邁科技(300598,未評級))。
工業軟件:建議關注國產CAx軟件龍頭中望軟件(688083,買入),國內EDA龍頭華大九天(A21150,未評級),EDA領先企業概倫電子(688206,未評級),流程工業控制龍頭中控技術(688777,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