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全球一季度個人計算設備跟蹤報告的初步結果,PC市場出貨量在兩年兩位數的增長之后,雖增長力度有所放緩,但強勢增長的大勢依然沒有根本性改變,尤其是全球出貨量連續第七個季度超過8,000萬,這是此前十年間從未有過的現象。
可以說,在物流和供應鏈仍然成為阻礙,同時伴隨地緣政治和新冠疫情挑戰的環境下,一季度PC出貨量仍接近同期歷史最高水平,表明行業仍具備持續發展前景。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市場PC需求將在不久的將來再次復蘇,同時數字經濟加速滲透帶來了商用市場的強勁需求,是未來PC保持穩健增長的重要支撐,聯想集團等領先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提前布局,為其搶抓市場機遇占得了先機。此外,高端、新興市場需求也將保持快速增長。
今年首季出貨8050萬臺,接近同期歷史紀錄
IDC全球季度個人計算設備跟蹤報告的初步結果顯示,包括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站在內的傳統PC全球出貨量在2022年第一季度下降了5.1%。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出現一定程度下降,全球PC出貨量仍處于較高水平。
IDC全球移動設備跟蹤團隊副總裁RyanReith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8050萬臺的出貨量,“接近同期第一季度的創歷史紀錄水平”。并且,全球出貨量連續第七個季度超過8,000萬,是自2012年以來從未有過的現象。
物流和供應鏈阻礙是影響PC出貨量的主要原因。公開信息顯示,由于疫情加劇,跨區域的供應鏈中斷在2021年四季度末即出現較大范圍的擴散。這一影響在今年一季度成為PC市場面臨的最大變量。此外,地緣政治因素也對PC出貨量的增長造成一定壓力。
當然,供應鏈問題本就在市場預料之中。在今年1月份,IDC設備與消費者研究集團副總裁TomMainelli就曾指出:“2021年完結時,仍然有很多買家及消費者在等待他們的PC訂單發貨。進入2022年的上半年,我們預計供應會繼續受到限制,尤其是在需求最強勁的商業領域。”
而即便是在供應鏈挑戰預期下,市場仍然對PC未來前景積極看好。IDC認為,PC市場未來5年將實現3.3%的復合年增長率。在今年一季度報告中,IDC表示,8050萬臺的出貨量,高于此前的預期,這意味著其對未來幾年出貨量的增長預測,有了更大的實現可能性。
事實上,一些龍頭PC廠商的優異表現,已經提前印證了這一市場判斷。近日,有接近全球最大PC生產基地聯想集團合肥工廠的消息人士稱,在電子行業砍單潮背景下,該工廠目前仍然是訂單繁重,并積極搶購零部件,聯想集團在游戲等細分市場增長強勁,商用PC也看多全年出貨,目前還沒有砍單及下修出貨量的計劃。
商用需求依然強勁,消費市場即將再次復蘇
消費市場是“拖累”一季度PC出貨量的主要細分領域。不過,RyanReith表示,消費市場將在不久的將來再次復蘇。
而在整體PC市場中占比更大的商用市場,則依然表現強勁。因此,RyanReith也說道:“我們不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個人電腦銷量的同比下降上,因為這是意料之中的,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整個PC行業。”
這一觀點的提出,緣于全球范圍內,商用PC市場強勁增長的核心動力——數字經濟在千行百業的深度滲透——方興未艾。
在新一輪產業革命進程中,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產業升級的不二之選。智能制造、工業物聯網和智慧城市的逐步推進,工業軟件的成熟應用,DaaS模式的興起,網絡安全訴求的提升,新基建等政策部署的拉動,都使得商用PC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升級迭代速度不斷提升,市場需求不斷被激發。商用市場作為PC行業最大的細分市場,也因而成為行業未來最具發展機遇的市場。
并且,由于數字經濟不同環節之間的緊密聯系不斷強化,商用PC越來越不再是孤立的功能載體,而是整個數字生態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也使得商用PC需求的確定性在不斷增強。
聯想集團、惠普、戴爾等為代表的領先企業,也正加強其在商用PC乃至數字經濟全鏈條的前瞻布局。